首页 >  新闻列表 >  详情

忧秀正畸病例赏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术优先正颌手术

2018年01月16日

传统的正颌手术通常使用头颅侧位片以及石膏模型进行正颌手术的设计,这种传统方法存在着精确度低,无法模拟软组织的变化以及操作性差等缺点。随着CBCT与计算机的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借助CBCT的计算机辅助正颌设计很好的克服了传统正颌手术设计的种种缺点,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术优先正颌手术。

病史及检查

病例一,患者,女,22岁,存在下颌后缩,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露龈笑,口内可见上下牙弓宽度不调,上牙弓狭窄,磨牙及尖牙关系安氏II类,上颌中线右偏,左侧后牙段反合,深覆盖,前牙开合趋势。微笑时颊廊过大,颏部略向左偏,曾行正畸治疗,拔除了右上颌第壹前磨牙。

案例图片

 病例二,患者男,26岁,前牙反合,侧貌凹面型,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面部不对称,颏部左偏斜。磨牙及尖牙关系III类,前牙反合,下颌中线左偏,下切牙代偿性舌倾。

案例图片

治疗目标:

两个患者的治疗目标均为纠正面部不对称,磨牙、尖牙关系达到I类,改善患者侧貌及微笑美学,达到较好的咬合。

治疗过程:

病例一,术前4周上下颌粘接托槽,磨牙粘接带环,拍摄术前CBCT建立三维模型。在模型上模拟LeFort I型手术,并在上颌腭中缝进行劈开纠正上颌宽度不足,下颌模拟双侧骨皮质切开前移动手术及颏成型术,在三维模型上建立蕞佳的术后骨性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制作手术用颌板。

案例图片

病例二,使用相同的方法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然后制作手术颌板。

案例图片

术中颌板为上颌LeFort I型手术后,以下颌位置确定上颌移动量用;蕞终颌板为上颌移动完成并固定后,确定下颌骨移动量用。

案例图片

按照术前设计进行正颌手术后,使用术后颌板进行为期6周的颌间固定。病例一与病例二分别再接受了在12个月与7个月的术后正畸后,完成了治疗。

治疗结果:

术前术后三维图像重叠示术后骨性关系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

案例图片

术前术后对照可见骨性不对称情况得到了较好的纠正。

案例图片

两个患者术后的侧貌,微笑美学及咬合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案例图片

牙齿矫正相关文章

牙齿矫正专题&案例

400-8299-365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电话咨询
2
在线咨询
预约名医